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政策解读

2020-03-27   阅读:118

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政策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

32ca3b672e2629993cc5c218ae701bb.jpg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安排。

e594531ca9b77b0dafbc77da63eef56.jpg 

城市在规划企业、学校、街道和居住区时,应当将体育设施纳入建设规划。乡、民族乡、镇应当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建设和完善体育设施。

《全民健身条例》

(本条例自2009101日起施行)

94a8410f39a1b5d0b7e30dda096c5ed.jpg 

第二十九条 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安排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免费提供健身器材。

居民住宅区的设计应当安排健身活动场地。

1585278102(1).jpg 

居民住宅区体育健身设施配套建设和维修管理有关政策法规: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2003年)

第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和建设相应的文化体育设施。

bf000b7e925cbc099662177d8e597aa.jpg 

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项目和功能,不得缩小其建设规模和降低其用地指标。

1ce96fa87889449b415e13a998a2590.jpg 

《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

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落实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的要求,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

bf000b7e925cbc099662177d8e597aa.jpg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自200381日起施行)

第二十五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依法配备安全保护设施、人员,保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完好,确保公众安全。

28b965a381000aefde1f13c581d54b3.jpg 

 


返回